教学效果

1.教学工作获得多项奖励

(1) 2000年8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项目,
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2001年10月,“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项目,
获安徽省教育厅颁发的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 2002年12月,“《PLD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项目,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4) 2002年6月,《模拟电子线路》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5) 2002年12月,“在线可编程技术应用于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探索”,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6) 2003年2月,“一种在线可编程集成电路教学实验开发板的共享器”,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537757)。

2. 校内外同行的评价

(1) 在每年一度的华东地区电子线路课程研讨学术年会上,我们都要对我校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介绍。同行们对我校引入以电子信息系统基础为主线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评价很高,认为改革思想超前,能很好适应21世纪电子信息科学飞快发展的新形势对电子线路课程的要求;
(2) 我们编写的教材《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路》等经多年教学使用并与国内有关同行交流,得到同行们的较高评价,认为我们编写的教材观点新颖、科学性强、选材及编写得当、系统性强。

3. 近三年来学生的评价

每年学校教务处都要进行教学检查,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打分(最高5分)。近三年来,学生对电子线路课程的打分结果表明,学生们对电子线路课的教学情况均比较满意,部分教师被评价的分值很高。以下是从科大教务处所编的“教学简报”(教学检查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通报)中摘要的部分内容,其中对电子线路(包括体系内的课程)课的教学评价如下: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编的教学简报第25期(总第335期,2003年9月15日), 2002-2003学年第2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通报(总共检查了628门课),以下老师所教的电子线路课获得4.5以上的高分(见以下简报(1)):
刘同怀,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A), 4.69分;
刘同怀,电子电路基础, 4.59分;
戴蓓倩,线性电子电路, 4.55分。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编的教学简报第6期(总第295期,2002年3月13日), 2001-2002学年第1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情况通报,以下老师所教的电子线路课获得4.5以上的高分(见以下简报(2)):
刘同怀,数字逻辑电路, 4.76分;
钱志远,电子电路基础, 4.54分;
杨金法,电子技术基础, 4.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