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听课感想
PB00004020 顾礼峰
对音乐的神往使我踏进了这个课堂,而一学期后,当我踏出时,已是满心欢喜,因为我不仅学到了一些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跟音乐贴得更近了。
从小学到高中,音乐对我,对几乎所有的同龄人来说都是远次于学习的,那时的我们甚至把她视为一种多余,扔在一个无人角落里,只有偶尔心情低落才会重拾起来解闷。音乐和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什么,远远的,让心情落满尘土,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甚至觉得我们当时是多么的无知。不过,现在看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音乐,真的是很乐观的事情。而且,在大学里,轻松而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我们对音乐的心敞得更开,更广。
音乐是美的,人人皆知。无论从旋律,节奏,主题,配器等很多方面来说,音乐的确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浮躁的状态,无论是工作者,还是校园中的学生,都似乎与静无缘。一颗颗躁动的心的确需要安抚,而音乐就是最佳选择。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想她所想,感她所感,爱她所爱,恨她所恨。自由使我们的心也年轻了许多。音乐使忧伤者快乐,给痛苦者带来安慰。燃起生活的激情,每一天都是丰富多彩的页篇。
有时候,我想,音乐能支撑起一个人的心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是很神奇的,也是必然的,心灵的每一份感动都犹如深埋在心间的一块基石,为筑起心情大厦贡献一切。在音乐中找寻感动,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那都是一种美,一种值得每个人独自去珍藏的美。
哲学上说,世界是和谐的。世界万物都在一定的稳定程度上和谐的向前发展,和谐是美好的,我们渴望生活在和谐安定中,与大自然平行向前。然而在音乐中,不仅有和谐美,也存在着不和谐的美,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心情的画面。贝多芬被称为“乐圣”,他所创作的《命运交响曲中》较多地使用了当时被认为不和谐的音,产生了夺人的气势和辉煌的效果。我们在欣赏和谐美的同时,也应该在心情日记上写下不和谐的一段。那么美才是完整的,没有缺陷的。
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对我们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益处,音乐的组成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意境是音乐的灵魂。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对其表现效果会有更深的更准确的把握。
对乐理的接触只是一个新起点的起跑阶段。与音乐更深层次的沟通才是走近音乐的主要目的。把心放在音乐的美中,我们会更年轻,因为它所吮取的是关于灵魂的精神食粮。
走出音乐的课堂,我们将用音乐装点生活,使生活也成为一篇篇美妙的乐章。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