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我能听懂古典音乐吗
PB00007009 徐利斌
“我能听懂古典音乐吗?”许多在古典音乐大门前徘徊的人都会发出这样不安的询问。生怕他们永远得不到听懂那些没有歌词,旋律复杂的音乐的“特异功能”。他们还总是喜欢追问:“这段音乐是讲什么的?”
是啊,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故事,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幕情景,但这些音乐,它们讲得是什么呢?
因此就有了各种音乐欣赏指南。通过书籍,通过电波,通过互联网……不少人也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翻着指南“哈,这是命运的敲门声”,“哈,英雄出现了” ……有了这些“地图”,似乎可以读懂音乐里的故事了。
但总是在于,这些解析后的音乐,是否还具有原来的生命力,是否还能打动人心,还是仅仅成为一个平庸的英雄和命运的故事?如果是后者,贝多芬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功夫把它写成乐谱,又让我们费那么多的心思把乐谱重新翻译成“故事”呢?我们读小说是因为感动,是因为作家在小说里融入了他的感情,引起我们的共鸣,而对于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贝多芬在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达其孤独,郁闷,其作为一个人的奋斗和尊严、幻想与欢乐时,才付诸于音乐——这种人类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如此特殊,我们无法用常规语言——对应地去破解其含义,但他却可以直接抵达我们的心灵。
并非所有的音乐都有我们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故事或具体的感情。真正出色的音乐,表达的恰恰是作曲家那无法言喻的复杂的感受。正如我说我在某个傍晚,从山间宁静的木屋里走出,漫步在斜阳下的山坡上,沐浴着清香的微风,眼前的恬美令人心旷神怡,却又同时在我心中产生一种无名的忧伤,这忧伤却也显得恬美……这样一种奇怪复杂甚至不合逻辑的感受,越写,只能是越混乱。而你只要闭上双眼,听上一段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慢板乐章,天才的莫扎特只用了单簧管的几个音符,就足以表达一切了。或许你在闭上双眼时不是傍晚的山坡,而是清晨的海边,或下午的花园……但无论你看到的是什么,莫扎特已经把透过这些之后的内心最深层的感受直接地放入你的心中,难道就不是件奇妙的事吗?
当然,我说让你闭上眼睛听音乐,不是不让你多了解音乐知识,恰恰相反,这些音乐的理论知识的让你的感受更丰富,与作曲家更接近。但那些图解音乐甚至是肢解音乐的“指南”只会用它乏味的语句剥夺你的想像力,使你永远不能真正地走近音乐。毕竟,“比知识更重要的想像”,何况那些对音乐的肢解和真正的音乐知识是背道而驰的。相反,只要你能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即使只是一些朦胧的感觉,也远比那些清晰的解析要真切,毕竟那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说,能一听便深受感动的作品似乎并不那么多,更多的作品初听起来却没什么令人印象很深刻的旋律,而各种和声和变奏更是令人云里雾里,这样的话要没有一个导引,似乎根本无法进入乐曲的世界。对于这种现象确实是这样,但我认为先不要着急,多听简单的,自己喜欢的小曲,然后多和别人交流,再听一听,是不是又有一番新意?这样你的音乐触觉就会越来越灵敏了。当然,有人喜欢硬着头皮狂听,把生疏的作品听熟了,自己也慢慢品出味了,只不过此法实在让自己听得不愉快,糟蹋了一流作品的第一印象。还是多听听别的,就不定哪天就突然发觉它的妙处来了。
好吧,就说这些,拿上一张唱片,闭上眼睛,进入音乐世界吧!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