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汉字的美
PB01023001 王成龙
不怕笑话,我选《中国文字与书法》这门课的初衷完全是因为我的字实在是太不体面了。想到毛笔与钢笔也定有相通处,又想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如何也至少应了解自己的文字。我便打定了主意。
说实话,上了一学期课之后,我觉得好惭愧,我才发现我对我一直在使用的文字了解的竟如此之少。更令我心里一惊的是看到了某些外国人的书法之后,我心里真不是一种滋味。
下面谈谈我的收获。我觉得汉字做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所以是中国特有的,除了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之外,最重要因素还有数它的字型。也正是这样特有的字型产生了中国书法。
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民族语言的文字,主要是拼音文字而言。文字有字形、字音、字义三个要素。在拼音文字中,字形就是字母的形体,形体表现某个或某些字母,字母的排列组合表示读音,读音才表达意思。如:MOUTAIN这个英文单词,作为一个不懂英语的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从字形上观察出它所表示的意义的。在这个单词中,M表示[m],OU表示[au],N表示[n],T表示[t],AI表示[i],N表示[n],[‵mautin]这样一个完整的读音才表示出中文里的“山”这样的一个意义。我们不可能说明,在MOUTAIN字形中,M表示山的哪一部分,OU又表示“山”的哪一部分。而汉字则不同,汉字的“山”,特别是它早期的一些写法,象“ ” “ ”,“ ”,我们懂中文的人,当然,可以一面说出读音[shān],一面了解它的意义。即使是不懂中文的人,都能从字形上观察到它所要表示的意义,我们可以说明,它的竖画表示山峰,横画表示地平线等等。
显然,汉字区别于世界上拼音文字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因形见义”。我们甚至无法说清汉字是一种“表形文字”或是“表音文字”。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地位。
另外,汉字的形体美也造就了书法。
尽管拼音文字也是要讲究书写美观的,但是又岂能与汉字同日而语。只有使用丰富文化底蕴且字形众多的汉字,才能形成一门独特的书法艺术。
汉字是象形字,所谓“见字知物”,就是由汉字将要表现的自然客观实体的外形和内涵浓缩,抽象成了简单的线条符号。自然界的各种物体都有着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如雄伟的山峰,蜿蜒的河流,茂密的森林,乃至长空飞鸟,水底游鱼……,这一切都在汉字中留下了千姿万态。“ , , , , , ……,”本身就是一幅幅图案,是一幅幅写意画,字与画是相通的。汉字怎能不美 呢?之外,汉字的“偏旁”有上百多个之多,它们都是构成今天汉字的“零件”。而这些零件本身,都曾是模仿自然界物体而来,形体之复杂远不是二三十个字母所能比拟的,加之他们之间的组合,便产生了汉字无穷无尽的形体变化,给书法的结构章法留下了广为驰骋的天地。而且,汉字中相同的笔画还有不同的写法,无疑要比拼字母的单一线条要丰富得多,使毛笔施展笔法大有用武之地。
正是由汉字这些固有的特点,中国书法才如含蓄的画,才仿佛是凝固的音乐。
对于亲手实践,我更是感触颇深,看着老师的作品我只有“望字兴叹”的份了。我那几笔,简直好象是“涂抹”上去的一般。
首先是笔,简直是反人类,好端端的,偏要怎么难受怎么握。如此握着笔,还未写字,心里便先惧了几分。接着开始写了,呵呵,真有“龙飞凤舞”的意味。心里不停盘算着:“我软软的笔,怎样才能写出那般规正的字。”然而慢慢的,我体会到了,这书法原来正是在这些矛盾之中求生存的。等到克服了,习惯了,写起字来,心里竟反生出几多韵味,心中便大喜,兴趣就越浓。唯一遗憾的就是时间太短,稍纵即逝,字还没写出什么模样就期末了,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