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伤怀之美

 

PB01005083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有感情的,因为有了感情,人的生活中才有了喜怒哎乐,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变得有滋味。不可否认人不能靠感情而生活,但却必须承认人的生活离不开感情。自古以来各种文学作品中都流露出浓重的感情色彩,人们不只是用笔同时也是用心记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也因此留给后人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生活中,感情不是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在这条河中也许有壮观的激流,但也必然有平缓的流程,也许有明显的主航道,也可能会有支流和暗流。不论怎样,我所欣赏的就是那一种飘着淡淡香气的伤怀之美。

觉得伤怀是个很美的词,它不一定需要什么特定的环境,常常就是那样不期而来的,没有任何征兆,有时是被一部片子的灯光或是角色的对白甚至什么都不说而感动。口琴声断续淌过,那种氛围明知道是场戏,却仍然想落泪,也许就因为它只是一场戏。之所以伤怀往往是因为一段美的感情故事不能如愿或被迫终止而勾起心中缠萦多时的情愫。不如干脆的说,伤怀的情愫就来源于一段老情感。当一段甜美的感情伴随着你时,阳光是灿烂的天是蓝的,风是轻的,花是香的,鸟儿是轻快的……人也往往沉浸于这个美好的世界中不愿离开,然而一旦失去,则似乎突然堕落千里,一无所有,也许会曾想办法忘记,会想就这样把它埋在心底,可老情感毕竟就是老情感。它永远驻留在心中,当有一丝极偶然的相似将它勾起的时候,一段对往事的留恋,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伤感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黛玉葬花亦因包含了太多的伤怀因素而被人久久铭记,满地残花——自怜的自己——丝丝伤怀的情感,那么细腻,那么丝丝入扣。

“伤怀好像容易找到个借口,可以奢侈一下,平常我们都充着气,以减少碰撞的疼痛,但总有一刻,会泄露软弱,因为软弱而伤怀,从里到外都坚硬的人,也许多慢慢变成化石。软弱是人性的真实。婴儿的软弱是动人的。因为纯洁的无助,青春的软弱是无奈的,因为有太多血脉贲张解决不了的冲动;老人的软弱是悲哀的,因为死亡的消息正在临近,生命正通过落叶的尽头。”

我还欣赏这样的一段话:“我曾经被称做昨天,像白玉般纯洁,后来我成为你的妻子,被称做今天,现在我是昨天,带着你拥抱留下的永恒印记,感情也正是如此啊。当它成为昨天时,留下的是拥抱后永恒的印记,它永远都会在那里,永远挥之不去。当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与之不自觉的关联起来时,就会像书页被清风吹动一样再现眼前,伤怀与细小或是恢弘无关,它就像块脱脂棉沾上水分便湿润起来,偶尔伤怀像树木必要地补充水分,才能使叶片在灰尘里保持湿润。说句真心话,老感情是美丽的,伤怀是美丽的,不懂得老感情的人与不懂得伤怀之美的人都是不完整的。

“伤怀就像管风琴在空旷的教堂里奏着干净的音乐——我愿意为东夜岑寂的街道细小的雪花而伤怀;为车站异乡人简陋的流浪铺盖而伤怀,为北风刮过一地废弃的车票而伤怀。”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