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也谈写字

 

 

 

云形标注: 也谈写字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认字很早,也很爱认字,似乎这汉字与我有着天生的缘份,现在长大了,许多事改变了,但对汉字的那种亲近与推崇之感却更强烈了,也更希望从笔下生出的墨迹能象言谈一样代表我自己,所以便有了学书法的经历,也就有了颇多的感想。

       学写字已经十几年了,可学书却是初来乍到。想想这写字的历程,再看看自己的成长,会觉得很有趣。常言道:老要张狂,少要稳。而写字也是如此。小时候活泼好动,可老师偏偏要求坐端正写端正,于是耐着性子写得方方正正。而见那些书法家发已斑白,成熟历练,理应字字方正处处平直,可却偏偏写得有方有圆,有直有歪甚至写得难以认清,这样的字倒有无数人仰慕赞叹。看看自己的练习本,一打开如检阅列队的兵士,整齐得让人觉着累。而那些怪怪的书法看的多了,久了,越发觉得那大大小小之间透着轻松灵动。有的字笑,有的字跳,有的站着观望,有的躺着睡觉。没有了一声令下字都活了起来。自己也隐隐觉得这时的字才和心里的它差不多模样。原来书法就是把心里的字画出来呀?可真要自己画时才发现心里的字体飘飘悠悠的看也看不清,于是就照着书法家的写一张拿给大人看,大人笑着说“狗爬的字。”自己只好带着问号继续去写士兵字,始终不清楚怎么样才叫书法。

       十几年过去了,练了几年字的我也渐渐明白了书法的些许涵义,书法就象生活,有些路可以学着走,可更多的路必须自己走一遍才理解它的内容,否则这一生就好象跟着导游走了一遍旅游图,即使很成功也不会有人叹服,正如中国古代的那些仿字者个个习得大家手笔以假乱真却无一人名耀古今。所以习字之初要规规矩矩摹帖,就好象选择了一个方向但明确之后就要各行其路了。这时笔下的字才有了自己的性子,才象心中所想。正如柳体的骨格俊朗,颜体的刚正浑厚,欧体的体势挺拔都体现了独特的看法与态度,仿佛这字都有了品性一般。

       除了个性,书法还须有情趣与志向,这样字才具有了性和灵,才能将心意现于纸上。就象王羲之醉游兰亭写就千古第一行书字,字飘逸欲仙,正如千年前那一位位同席共饮的才俊伴着这兰亭序醉卧千秋,而柳公权的金刚经则端庄肃穆情态怡和一读名帖仿佛身旁檀香飘绕伴着佛经吟诵之声,神圣之至。读帖久了就好象在和一位位书者谈心,不知不觉自己也被那字里行间的千古情怀感动了。

       当毛笔和今天的读书人越来越陌生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把写字当成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不是任务而是一种渴望。往大里说,是因为自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与仰慕;往小里说,只为了心中的那一阵清静。未练习书法时,心中对它满是景仰之情。而如今的我心中更多了一份朴实的感觉。“怡情明志”这就是我在墨香中的最大收获。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