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门学科,也是当前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光学的方法和光学仪器在科研、生产、国防事业等方面应用及其广泛,是近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光学实验是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到许多光学仪器、光源及光学元件,光学仪器装配精密、结构精致、价格昂贵。光学实验主要以调整光路、调节仪器的各部件,测取数据,并进行计算获得实验结果,如分光计、迈克尔逊干涉仪、椭偏仪、偏振光、牛顿环等实验。此外,如棱镜摄谱、光谱分析、全息术、激光散斑等实验,除了调整光路、调节各部件外,还要拍摄、冲洗胶片,进行分析、测量、计算才能获得结果。光学实验比一般的实验难度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掌握光学实验的基本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验中要考虑下列因素:常用的仪器注意事项;仪器的维护和维修;实验中仪器常出现故障的排除;实验的结果与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光路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实验教员、学生在实验前应仔细阅读这些材料,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查阅。
注意事项
1.
光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光源:有水银灯、钠光灯、激光、铁弧、氦、白炽灯等,其中激光和铁弧,眼睛不能直视,否则对眼睛有伤害,切记!
2.
某些实验中有高压电源,要注意安全,不能带电操作。比如:棱镜摄谱仪实验中,在调节电极时,不要接触绝缘棒左边的部分。铁弧和氦光谱电极互换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保证操作安全。在暗室里做实验,千万注意,不要用手触摸激光器电源正副二个极。另外,实验中若需换激光管时,首先关闭激光电源,然后将激光器电源的正副二个极短路、放电,方可进行更换或修理等等。
3.
光学仪器属精密仪器,价格昂贵,装配很精密,拆卸后很难复原,因此严禁私自拆卸仪器,否则非常影响它的精度和寿命。在使用和搬运过程中应谨慎小心,避免碰撞,使仪器保持清洁,各转动部分灵活舒适。
4.
实验前应在熟悉仪器说明书内容、了解仪器的性能、结构特点和操作要领后开始工作,要遵守操作规则。
5.
光学仪器的调节一般比电学仪器要难些,往往一步不慎前功尽弃,所以,更需要细心和耐心,调整各部件用力要适当,不要强旋、硬扳。仪器上的螺钉除了涂有红漆部分的螺钉,不能擅自转动,其它均可调节,但不能拧过劲,防止滑丝。
6.
光学元件一般是由光学玻璃,经过精工细作的切割、碾磨、抛光,精制而成,质量要求可想而知。玻璃制品易碎,光学表面要求清洁,不能有磨损,不能用手摸,不能随意擦拭。
7.
所有的刻度鼓轮,在旋转时要注意其行程,不可拧过劲,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旋转,比如:满刻程是1─25mm,那么鼓轮应该在3─22mm内旋转,否则很容易拧脱落,一旦脱落,修起来很麻烦,而且对仪器造成损伤。
8.
实验中,仪器应轻拿轻放,动作轻缓,以免撞倒或带落仪器及元件。
9.
实验中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恢复原样,待老师签字认可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光学仪器、光学元件的保养和维护
为了延长光学仪器的寿命,考虑到仪器经常使用后,势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异常现象。因此,对仪器经常进行保养、维护及故障排除,对保持仪器原有的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机械零件的润滑:光学仪器中,使用润滑油脂的目的在于使仪器运转部分的运动灵活、舒适,保护机械另件的工作面不致磨损和腐蚀,并且还能起密封作用。如读数显微镜的目镜螺纹处和镜筒调节手轮;分光计的调节螺钉处;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蜗杆活动部分等,需用硬性润滑油。干涉仪的精密丝杆;分光计的刻度盘体和游标盘的平面;鼓轮等均要软性油润滑脂,光具座、摄谱仪等轨道均要上些防锈润滑脂。
2.
仪器内部灰尘需清理干净。大件的仪器(如映谱仪、摄谱仪、轨道等),维护以后,一定要用布或罩子把仪器罩好,防止灰尘、潮气进入。小的仪器(如分光计、读数显微镜、迈克尔逊干涉仪等)维护以后,应该装箱保存。
3.
光学镜片表面长霉生雾的排除:用脱脂棉花蘸上蒸馏水轻轻在镜片上擦去,如霉雾时间长,不易擦去,不镀膜的可用碳酸钙加少量的蒸馏水拌和蘸在脱脂棉花上来回擦,后用95%的乙醇脱脂,再用混合液清擦。
[混合液的调制:88%的乙醚和12%的乙醇(95%)混合而成。]
4.
手指印、油脂的排除:用脱脂棉花蘸上汽油揩擦,再用95%的乙醇脱脂,再用混合液向一个方向揩擦。
5.
光学元件不用时,应存放在干燥皿中,防止受潮、发霉(如迈克尔逊干涉仪上的分光镜、移动镜;全息用的全反镜、半反镜、扩束镜;三棱镜、透镜、目镜、牛顿环、劈尖等光学元件)。
透镜参数的测量实验
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接通电源,灯不亮。
原因:灯泡烧坏。
排除方法:灯泡从灯座中取出,将灯泡头的两根线焊下来,焊接在新的灯头上,再装入灯座内。
2. 现象:电源不通。
原因:电源内部线脱落或变压器烧毁。
排除方法:将脱落的线焊接上;更换变压器。
3. 现象:二维支架,无法移动。
原因:衔接处生锈。
排除方法;将二维支架全部拆卸,用细砂纸将锈砂净,上油,然后按顺序装好。
陈蝶萍
分光计
1.
现象:接通电源,照明灯不亮
原因:变压器内部线脱落或烧坏;小灯珠烧坏。
排除方法:线脱落,只需焊接一下,烧坏的只能更换。
2.
现象:绿色(黄色)亮十字像亮度不均匀:
原因:光源和小棱镜错位。
排除方法:将整个目镜组从移动套上旋出,旋松三个螺钉,照明组拉出目镜组,调整分划板组的位置,使小棱镜进光的方向对准目镜组的小圆孔,重新按装即可看到均匀的绿色(黄色)亮十字像。
3.
现象:转动手轮失去调节狭缝片的作用
原因:带孔小螺母松
排除方法:旋出光缝盖板上的两个螺钉,取下光缝盖,旋出调节手轮上的带孔小螺母,反向转动螺杆,使滑块紧靠固定块,左手大拇指按住滑块,右手正向转动小手轮,使小手轮轴向串动量最小,然后左手握住小手轮,旋紧带孔小螺母,此时正向转动小手轮狭缝片应平稳张开,最后装好狭缝盖板。
4.
现象:两游标对径误差>5’
原因:游标固定螺钉松动
排除方法:游标甲的外径离开度盘内径0.03mm先固定好,对准零度,锁紧各固紧螺钉,调整游标乙对准180度±5’,然后游标甲转到90度,游标乙应在270度±5’内为合格。
5.
现象:载物台脱位
原因:载物台和轴心的螺细拧脱位
排除方法:用捏子把轴心螺丝从孔中拉上来,用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螺丝,右手将载物台中心的螺纹和螺丝,按水平方向旋上即可。
6.
现象:望远镜的仰角调节螺钉和平行光管的仰角调节螺钉失灵。
原因:弹片失灵
排除方法:更换弹片
陈蝶萍
小型棱镜摄谱仪
1.
现象:调焦时发现整个工作波长内出现黑色的横条纹
原因:狭缝片刀口有灰尘或脏物
排除方法:将狭缝开大,用火柴棒削成有锥型的薄片,蘸上混合掖,轻轻在刀口上由上向下移动数次。
[注意]:狭缝片刀口不让随意调节。必须特别保护入射狭缝,应刀刃比较锐利,相互紧闭容易产生卷边而使刀刃受到损伤与破坏。
2.
现象:调节时看不到谱线或谱线偏离
原因:
A.
缝是否关闭
B.
鼓轮不在规定的值内;棱镜的位置改变了
排除方法:
A.
节狭缝的宽度在0.01mm。
B.
鼓轮旋到规定的值内,把棱镜盖打开,把压片旋松,左手轻轻按在棱镜上,眼镜观察玻璃窗内的谱线,慢慢移动棱镜,直至调节到谱线应在的位置。(调节这一步,需要有些经验)
3.
现象:移动鼓轮K,谱线不移动(没有变化)
原因:刻度轮脱位
排除方法:打开刻度轮左边黑盒上的二个螺钉,将钩条移至到标准值42,然后把棱镜盖打开,把压片旋松,左手轻轻按在棱镜上,眼镜观察玻璃窗内的谱线,慢慢移动棱镜,直至调节到谱线应在的位置,在将黑盒上的二个螺钉旋上。
4.
现象:底片匣下滑
原因:二个对应的齿轮间松动
排除方法:底片匣往上推,把底座的齿轮条的螺钉松动一下,让二个对应的齿轮能互相咬住。因仪器陈旧,可以在底座的齿轮条下面垫一层纸,再将螺钉旋紧。
5.
现象:拍出的底片,谱线一端很清晰,一端模糊,或者所有的谱线均模糊。
原因:
A.
θ角没有调节好。
B.
透镜L2没有调节好。
排除方法:
A.
眼睛观察窗口内的谱线,调节θ角,使左右谱线都清晰,同时还要调节一下L2,直至所有的谱线均清晰。
B.
只需调节L2。
6.
现象:拍摄好的底片,经显影、定影后,底片上还出现乳白色痕迹。或者出现一至二条透明的杠杠。
原因:
A.
底片出现乳白色痕迹,说明底片在定影中没有定透。
B.
底片上出现一至二条透明的杠杠,说明底片在显影时药面朝下,透明的杠杠是盘底的槽。
排除方法:
A.
将底片放入定影液中继续定影,直至底片透明为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B.
在显影时,应时常翻动,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陈蝶萍
电弧火花发生器
1.
现象:电源接通,电弧打不起来
原因:没有高压
排除方法:
A.
保险丝是否好的,坏了就换;
B.
遥控线及开关是否接好
C.
调节“间隙调整”旋钮,使其产生高频火花,并伴有丝丝声
D.
二个电极保持响应的距离(2—3mm)
E.
JDH-5型交流电弧发生器中的继电器有问题,那就要将整个仪器拆卸更换继电器(很麻烦)。
2.
现象:二电极产出的不是电弧(没有电流),而象下雨似的现象
原因:有短路现象或放电现象
排除方法:
A.
打开电阻箱,检查一下是否有断丝现象,如是,找一根相同材料的丝,把两头连接上。
B.
打开仪器盖子,把灯关掉,打开电源,观察是否有放电现象,如那个元件在放电的,就把它换掉。
[注意]:
A.WJD—1型交流火花发生器,打开电源开关前,先要拉开仪器后门的抽屉(是个电阻箱),它也是个开关。
B.工作十分钟,间隙休息2分钟。
C.每工作200—300小时,应将辅助间隙钨质头子用金相沙纸打磨,擦净后再用。
读数显微镜
1.
现象:毫米刻度尺零位不准
原因:刻度鼓轮的小螺母松动
排除方法:用专用工具把刻度鼓轮右侧的小螺母松开,让指针对准毫米刻度上的任何一根刻线,将刻度鼓轮上的刻度对准0,用左手捂住鼓轮,不让0错位,右手用专用工具把小螺母旋紧。
2.
现象:镜筒下滑
原因:弹簧片失去弹性
排除方法:旋松手轮上三个固紧螺钉,取下手轮,调整偏心套的偏心量。并用力将偏心套向内压,使齿轮轴与显微镜筒的配合活动舒适,锁紧可靠,然后旋紧二个偏心套的螺钉,最后装上手轮。
3.
现象:刻度鼓轮经常脱位
原因:
A.
铜螺母与丝杆太紧,手轮打滑;
B.
丝杠与尾顶尖顶的太死,导致手轮打滑;
排除方法:
A.
把镜筒部分锁紧手轮松开,将镜筒朝下,锁紧手轮。把目镜移至到一侧,打开小档板,丝杆的两头均有带动丝杆的移动铜螺母,把铜螺母上的螺钉拧紧,丝杆就不会移动了,然后将刻度鼓轮的小螺母拧紧,再略松动丝杆上的铜螺母,最后按拆卸的顺序安装好即可。铜螺母与丝杆太松,会造成间隙太大,螺差就大。
B.
按上面同样的方法打开小档板,将顶尖退出一点点,最后按拆卸的顺序安装好即可。如退出太多,手轮松动,也会使间隙太大,造成螺差大。
4.
现象:转动手轮,丝杠在走,但刻度尺不动。
原因:钩在铜螺母上的连接片脱落,丝杠空转。
排除方法:按上面同样的方法打开小档板,将连接片上的小孔套在铜螺母的钩上。
陈蝶萍
显示器
1.
现象:显示器电源接通,但无显示。
原因:
(1)
图象没有调出来。
(2)
探头到显示器的线接触不好或断线。
排除方法:
(1)
打开显示器左下角的盖子,调节亮度和对比度。
(2)
如接触不好,把所有的接线拆开,重新接一遍。若断线只需换一根好的。
2.
现象:显示器电源接通,显示图像上下滚动。
原因:帧扫描和输入信号没有同步。
排除方法:排除方法:打开显示器左下角的盖子,调节帧扫描旋钮。
陈蝶萍
激光系列实验
一、JSY-01型脉冲Nd:YAG激光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射出的激光束,在像纸上曝光的光斑不圆或者不清晰。
原因:
(1) M1输出镜、M2全反射镜组成的谐振腔跑掉。
排除方法:
(1) 先按下电源箱上自动发射激光的按扭,使激光以每秒 的频率射出;然后一手拿着像纸在出射孔处,一手轻轻的反复调节谐振腔上四个俯仰螺钉,直至发射出的激光束打在像纸的声音听上去有力、光斑变得圆而清晰。
2. 现象:射出的激光束,打在像纸上什么也看不到,即使用1的排除方法调节也不行。
原因:
谐振腔调节没有调节好。
排除方法:
校正谐振腔。
校正方法:
拿一台功率不大的氦氖激光器,作为YAG激光器校正光源。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从YAG激光器出射孔进入,通过M1输出镜、YAG聚光腔、M2全反镜。注意:要使YAG聚光腔一端面的入射光与另一端面的出射光在同一水平位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用氦氖激光器做校正光源,调节该激光器的高度。
(2)卸下M1输出镜,使校正激光束从卸下后的孔中通过。
(3)校正激光束穿过聚光腔,从前端面进去,后端面出来,两端面的光点要同心共轴,这一步调节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耐心和时间。
(4)做到第3步要求后,用纸做十字架,从十字架中心用针穿孔后,将纸放在M2与Q 晶体之间,使校正激光束从十字架孔中穿过,射到M2上,反射光斑到纸上,调节M2上两个俯仰螺钉,使纸上活动的光斑调节到与十字架孔中心校正激光束重合。
(5)将十字架纸放在M1与KTP之间,重复第4步骤。(只是将M2与Q晶体换成了M1与KTP)。
(6)将十字架纸放在YAG激光器激光射出孔外,重复第5步骤。
(7)将M1输出镜安装上,重复第6步骤。
(8)上述步骤完成后开始调试。
注意:
在整个校正的过程中都需要极其的仔细和耐心,校正结束后,调试并不是立即就能打出圆而清晰的光斑,出来的光斑可能不是太理想,还是需要反复轻轻的调节M1.M2上的俯仰螺钉,使出射的光斑符合要求。
3. 现象:实验的过程中,在做调Q时,YAG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打在像纸上光斑不清晰。
原因:
(1) 调Q电源的半波电压变化。
(2) 谐振腔移位。
排除方法:
(1) 调节调Q电源的半波电压使之达到实验的要求。
(2) 调节谐振腔上的俯仰螺钉,找回谐振腔。
4. 现象:在做调Q时,YAG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打在像纸上,没有光斑出现。
原因:
调Q晶体不工作。
排除方法:
采取以下步骤,使调Q晶体工作。
具体步骤:
(1)去掉触发信号线(靠水管旁),不加调Q电压(不按下电源箱上的Q-SWITCH键),按一下电源箱上的MANU键,在像纸上有激光光斑的输出,打出的光斑强(自由脉冲光斑)。
(2)按下电源箱上的Q- SWITCH键(加调Q电压),按一下MANU键 ,看像纸上有没有激光束打出的光斑,如有,先弹出Q-SWITCH键,然后轻轻的转动调Q晶体,转动一次,就按下Q-SWITCH键,用MANU键发射激光,如有,还要按前述方法来调,直到在像纸上看不到光斑为止。
(3)加上触发线,按下Q-SWITCH键,用MANU键发射激光,打在像纸上的光斑,和弹出Q-SWITCH键后,用MANU键发射的激光打在像纸的光斑,进行比较。两个光斑的颜色不同,前者颜色深,后者颜色浅。
(4)用示波器来测量,如果调节正确,示波器上有调Q波形显示。
注意:
在调节调Q晶体的过程中,要小心,一定要关掉调Q电压再操作(加在调Q晶体端的电压达到3800V左右),在转动的过程中要掌握规律。
5. 现象:半导体红色指示激光器不亮。
原因:
在电池供电时,经常发生接触不良或半导体激光器坏。
排除方法:
在实践中,将旧指示激光器拆除,换成稳压电源供电的半导体激光器,效果较好。
特别注意:
JSY-01型脉冲Nd:YAG激光器辐射的激光功率非常高,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激光器就会损伤身体或物品。轻则烧坏衣物,烧伤皮肤,重则造成眼睛永久性失明,所以仪器启动后,不准向激光腔内窥视,绝对禁止直接或反射的激光射入眼内,有关人员应配戴激光防护镜;如果照射到易燃物上会引起火灾。此外,激光器泵浦电源、触发电路和调Q电源都使用高压电,意外触及可造成人身伤害。
二、示波器、探头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在探头完好的情况下示波器测不出波形。
原因:
(1) 所使用的脉冲类型不合适。
(1) 探头比不对。
排除方法:
(1) 检查一下所使用的脉冲类型,一般使用脉冲类型为edge,要选择上升沿或下降沿。
(2) 按一下所使用的通道,使探头比为10:1。
2. 现象:示波器上单脉冲single键按下去,run/stop键总是变成红色,示波器上的图形一闪而过。
原因:
电平小了。
排除方法:
适当将电平调大,以使波形能够站住。
3. 现象:探头探测不到信号。
原因:
探头电路板虚焊,联连导线过长。
排除方法:
按照电路图,将一些分立元件焊接成所需用的探头。
烙铁焊元件时,元件焊得要牢固,不能有虚焊,光电二极管的管脚最好用导线与电路板相连,这有助于保护光电二极管,焊接好的电路板应干净,所用的导线要短。焊接结束后应调试。
注意:探头在接收 YAG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时,应为该激光光束能量的4%左右,也即在激光器的出射孔处用毛玻璃接收,从毛玻璃上以15-20角度的范围内反射到探头上,如果做的是自由脉冲的波形,探头上要加一到三层衰减纸;如果是调Q的波形,探头前加的衰减纸要比做自由脉冲时的多一些(可以用擦镜纸做衰减纸)。当所测波形都做完时,不要忘了把探头的开关关上。
朱玲
液晶光阀特性研究实验
液晶光阀控制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调节振幅、灯压、频率等电位器,液晶光阀控制器的数显表数值不变化。
原因:
液晶光阀控制器插件松动或电位器坏。
排除方法:
打开控制器的箱盖,将各个对应的插件重新插紧。如电位器坏,即更换。
2.
现象:光强为零时,液晶光阀控制器上数显表有很大的显示数值;脉冲频率电位器调不到1KHz;灯压值不在正常值范围。
原因:
控制上述值的模块没有归零。
排除方法:
打开控制器的箱盖,调节与其相对应控制模块,将上述值归零(有些调不到零,但
可以调到最小值,可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
3.
现象:液晶光阀控制器上的按键失灵。
原因:
实验过程中,按键频繁切换,尤其是光强读数键,按的次数过多。
排除方法:
A.
更换按键弹簧
。
B.
分解液晶光阀控制器功能,用新设计的电路来代替光强键的功能。
设计新电路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
激光器的功率在7—10mW,万用表电压、电流档分别测量由光强仪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值(均为直流),最大值均为0.3mA、0.3mV。
(2).
确定是使用光强仪采集到的最大电流还是电压,来作为新电路的电流源或电压源。
(3).
如选择光强仪采集到的最大电流作为电流源,计算电路参数。
(4).
考虑到余量,按照最大电流0.5mA计算,可以拿一个量程为0.5mA的直流电流表,并接在光强采集仪的两端。
(5).
如没有恰好0.5mA量程的电流表,如量程只有0.1mA的直流电流表,先用数字万用表测该电流表指针满偏时的内阻,内阻为2.275KΩ。
(6).
计算电路参数,电路图如下:Is为光强仪采集到的电流。
(7).
算出电阻R的参数为0.569 KΩ, 将其与电流表和光强仪并联。
(8).
为了更好的保护直流电流表,可以用电位器来代替固定电阻值,电位器的最大阻值要大于
0.569 KΩ,在调节电位器时电阻值不能小于0.569 KΩ
。
注意:
A.
实验过程中,激光束没有扩束不能直接照在液晶光阀的表面上,否则液晶光阀的表面上会出现盲点,液晶光阀损毁
。
B.
分束镜和液晶光阀有一定的角度,如果角度放的不对,就做不出实验结果
。
朱玲
迈克尔逊干涉仪
1.
现象:干涉环不圆正
原因:
A.
分光板膜层面反向
B.
两组出射光瞳错位
C.
分光板、补偿板、移动镜及参考镜有压应力。
排除方法:分光板膜层的装定应是入射光的第二面,如装在第一面调出的等倾干涉圆环是直的椭圆形的干涉环,可旋松分光板的三只宽头螺钉,取出分光板,反过180度,重新装入金属框内,把三只宽头螺钉旋到原来的压紧力。分光板、补偿板的宽头螺钉,移动镜及参考镜的调节滚花螺钉压紧力过大,使各镜片逐步变形,产生等倾干涉圆环不规则,适当放松过紧的螺钉即可消除。
2.
现象:读数空位大于0.03mm
原因:
A.
传动螺母和丝杠的配合间隙大;时间长,有磨损。
B.
拖板体下面的顶块间隙偏大。
C.
档板与导轨配合太松
排除方法:可先调整顶块空间,拖板体在工作状态下旋松顶块螺钉,左手大拇指将拖板体向读数头方向轻推,中指压紧顶块,然后固紧顶块螺钉。如果 仍末达到要求,调整档板与导轨的间隙0.02mm,再调节转动螺母上的二只螺钉(老产品有四只)。
3.
现象:白光干涉条纹不对称
原因:受运输冲击或使用中碰过分光板和补偿板,两块板平行度已被破坏。
排除方法:调整分光板和补偿板的平行性。在没有自准仪时,可通过两板同时观察室内目标物,如日光灯,调节两板上的宽头螺钉,使双象基本重合。这时
调出的白光彩色条纹可达到基本对称。如仍有不对称的现象,可调节补偿板的三只宽头螺钉,达到完全重合。
4.
现象:转动粗动手轮时拖板不走
原因:
A.
仪器受强力冲击后,丝杠向尾架方向脱出,造成读数头啮合齿轮错位
B.
传动小齿轮固紧螺母松动。造成传动小齿轮与丝杠打滑
C.
大齿轮及粗动手轮的压紧螺母松动。
排除方法:首先检查粗动手轮压紧螺母,然后检查精密丝杠是否向尾架方向脱出,如已脱出,可以旋松尾架三只螺钉,一面将丝杠推向读数头,一面慢慢转动粗动手轮,最后旋紧尾架三螺钉。如果是小齿轮固紧螺母和大齿轮固紧螺母松动,先拆去松动盒盖,在拆下门字架,固紧螺母重新依此装配即可。
5.
现象:转动微动手轮时拖板不走
原因:
A.
传动小齿轮压紧螺母松,使盆形弹簧片无压紧力,造成蜗轮空转
B.
微动手轮压紧螺母松。
排除方法:先检查微动手轮压紧螺母。然后打开传动盒盖,取下门字架,旋紧传动小齿轮压紧螺母,使盆形弹簧片压紧蜗轮,此时转动蜗轮应带动精密丝杠,依此装好拆下的零件。
陈蝶萍
台式投影仪
1.
现象:电源接通,不能工作(透射照明灯不亮)。
原因:接触不好
排除方法:因仪器使用时间较长,卤鎢灯是不容易坏的,所以问题就出在灯杆和灯座的插孔松动,引起接触不好,发生透射照明灯不亮的情况。一个方法,加强它的接触点,另一方法,就是把原来的二个接触插孔焊接在另外二个新的接触插孔上。操作起来,先打开右侧的散热板,右手伸入仪器内,把整个灯座从光路系统中抽出,待修完,把它从原路装回光路中,再调整一下视场的亮度,最后将散热板装好。
2.
现象:转动横向测微鼓轮时,工作台不走
原因:
A.
横向测微鼓轮上的小螺母松动。
B.
横向测微鼓轮因拧过劲而脱落。
排除方法:
A.
用专用工具把横向测微鼓轮右侧的小螺母松开,让指针对准毫米刻度上的任何一根刻线,将刻度轮上的刻度对准“0”,用左手捂住鼓轮,不让“0”错位,右手用专用工具把小螺母旋紧。
B.
那就比较麻烦,首先要将纵向测微鼓轮全部拆卸下来,用鼓轮轴杆头部去钩住与工作台衔接的套环里,然后将测微鼓轮旋进去,再按拆卸的顺序一一安装上去,最后一步要按A的方法校对“0”位,再把小螺母旋紧。
3.
现象:转动纵向测微头时,工作台不走
原因:纵向测微头因拧过劲而脱落。
排除方法:首先把纵向测微头按反方向拧回来(细的一头垫有软布,用老虎钳夹住,粗的一头用手反旋),然后把圆面工作台往自身方向推,把纵向测微头旋进去,加固即可。拧到头,千万不能再拧,否则非常容易脱落。
注意:打开台式透影仪电源开关时,同时要打开风扇开关(起散热作用)。这二个开关并排在一起的。
陈蝶萍
8W型光谱投影仪
本投影仪用于对摄谱仪所摄下的光谱底板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也可作为一般投影放大之用。进行定性分析时,将拍摄的已知物光谱底片与标准光谱谱线表相比较。
故障及排除方法:
1.现象:照明不亮。
原因:(1)保险丝断。
(2)灯泡烧坏。
(3)线路脱焊。
排除方法:(1)更换保险丝。
(2)更换灯泡,并按照说明书调节两个灯丝象完全重合。
(3)将脱焊的线重新焊接上。
2.现象:照明灯亮,但白屏上无投影的象。
原因:平面反射镜的盖子没有打开。
排除方法:把平面反射镜的盖子打开,并固定在支架上。
3.现象:待测的谱线与标准光谱谱线表不能完全一致。
原因:放大倍数达不到20倍。
排除方法:在仪器的投影物镜罩框上安置有辅助透镜,该透镜能使物镜的放大倍数在19.75—20.25倍之间变化,能将光谱仪的色散调整与标准光谱谱线表一致。当每次用标准光谱谱线表调整时,必须用滚花手轮重新调整光谱线最清晰的位置。
4.现象:移动不了工作台。
原因:拧过劲,脱位。
排除方法:用手将工作台轻轻往上再往中间一推即可。
陈蝶萍
AC-15/3-6 直流复射式检流计(光点检流计)
1.
现象:标度尺上找不到光点影象
原因:
A.
零点偏离太远
B.
灯泡烧坏
排除方法:
A.
可将检流计分流器开关置于直接处,并将检流计轻微摆动,如有光点影象扫掠,则可调节零点调节器,将光点调至标度尺上。如无光点影象扫掠,则可检查灯泡是否烧坏。
B.
检流计都是经过对光调整好的,更换灯泡之后都要进行对光。方法是:移动灯泡的位置,如标尺上的光呈红色,那将小灯泡往里按,如光呈兰色,那就将小灯泡往外拉拉,位置相反(成像道理)。
2.
现象:调零不起作用
原因:张丝断
排除方法:重新焊接张丝
3.
现象:测量中,检流计指示器摇晃不停。
原因:不稳定
排除方法:可用短路电键使检流计受到阻尼,在改变电路时,必须使检流计处于短路状态。在使用结束和移动时,均应将检流计处于短路状态。
焊接张丝的方法:
1.
吊丝前的准备工作:
把张丝一剪二段,用金相砂纸将一头轻轻砂净,然后用少量的锡焊上(焊的一定要均匀),再用小刷沾上酒精刷干净。
2.
焊接张丝:
(1)先吊轻微一头的张丝(焊在活动镜架和底架)。将上了一头锡的张丝先穿入底架光孔,张丝放平,用烙铁将张丝与底架焊锡头焊住,然后将张丝的另一头从镜子下穿过,使张丝在镜子的背面,穿过顶头圆孔。将顶头焊张丝的杆往下压一压,但必须在圆孔中心,涂上焊锡,将张丝拉紧(切勿拉断),将要焊的部位用金相砂纸砂一砂,焊上即可,多余的张丝剪掉。
(2)再吊另一头的张丝。将上了一头锡的张丝先穿入上架光孔,张丝放平,用烙铁将张丝与上架焊锡头焊住,再将张丝的另一头穿入游丝片中心。将游丝片中心头涂上焊锡,将张丝拉紧(切勿拉断),焊上即可
[注意]:焊张丝时,张丝切勿绕紧,否则调不平衡。
校平衡:
1.
将已平衡好、烘好的表头放入检流计中(放表头的部位),将小灯点亮,光通过灯头,射入支架前的会聚透镜到活动镜及固定小反射镜,反射到球面镜上。
2.
观察球面镜的光斑,找不到光斑,可调节微调,使光斑在球面镜上出现。如光斑在球面镜偏下的话,将固定镜向活动镜方向往里拨一拨。如光斑太高,往反方向拨一拨,校正时,一定要将电源接上。
3.
将检流计放平,调节表头及微调,使球面镜上的光斑通过长镜反射到标尺上,使其光斑中细丝对准“0”位,检流计的分流器打到×1档。
4.
先校侧平衡:侧面用约1.2cm高度的木杆垫起(从仪器内往面板看),光偏右边(在我对面)说明左边重,应加中减右(只有选定一个方向,一般来讲,加中比较好),这样光斑会从右边往左边移,直至光斑的细丝在“0”位。这样反复校,直到平面和侧面的细丝都在“0”位上。

5.
校面板的平衡:面板用2.5cm高度的木杆垫起,方法同上,反复校,使面板和平面的光斑细丝都在“0”位上。
6.
(4、5)全校完,在重复平面、侧面和面板都平衡,三个位置的光斑上的细丝全在“0”位上,这才算校平衡校好了。
[注意]:虚像的光斑是很强的
对光:
1.
先将小灯打开,检流计分流器打到×1档。光通过聚光透镜狭缝,成像在表头前,这时主要看灯丝的像,在表头透镜前是否清晰。
要求:移动灯泡的位置,使狭缝位正处在表头透镜圆孔前的中央。要使灯丝像清晰,可调灯头和灯泡的位置。
2.
光通过表头透镜照射在活动反射镜,反射到固定反射镜,经过活动反射镜, 照到球面镜上,球面镜上的光点亮不亮,主要在小灯泡的位置,看小灯泡灯丝成像清唽度。
要求:光点必须在球面镜中央,如不在中央,可调节表头张丝的位置(支架固定在绝缘套中心),磁铁是否在中心(眼睛观察,这也可在对光前对好)。光点不但在中央,还必须在中心,这时可调节球面镜的高低。通过球面镜、长镜,光反射到标尺上。光斑位置在标尺上端多一些,标尺下端少一些。光斑位置高低也可调节球面镜的高低。光点如果离中央差一点点,可调节微调。但在对光前,微调的位置必须在中央,也就是讲,与表头面平行。
3.
光标刻度与细丝不平行,可转动灯头,使其平行。
要求:标尺上的丝是灯头内装有一根丝,而不是张丝。
4.
标尺上的光呈红色,那将小灯泡往里按,如光呈兰色,那就将小灯泡往外拉拉,位置相反(成像道理)。
5.
斑需长些,主要是调节球面镜,光通过活动镜和固定反射镜到球面镜,必须在球面镜的中心,有一实像,有一虚像,不要重在一起,要的是实像(光弱),才能使光斑加长。
陈蝶萍
WDP 500—C型平面光栅单色仪
1.
现象:如果波长精度显示值从短波到长波,每个点都超过X值时。
原因:说明字轮平移一个位置
排除方法:只需把字轮调过来即可。字轮调整方法是:打开仪器外罩,去掉显示器的挡光罩,字轮就可以露出来了。拨动方法是:把要拨的那个字轮向左搬动并使其与两边的脱开,就可转动字轮了。
[注意]:调整时,千万不要碰到光学元件工作面。
2.
现象:电源指示灯不亮(接收系统电源指示灯在电源开关内),
原因:电源插头座是否断线或脱焊,保险丝是否烧断。
排除方法:断线或脱焊,应重新焊接,保险丝烧断更换。
3.
主机电路常见故障
现象1:不扫描
原因:无脉冲
排除方法:先检查直流电源,电源印制板 PCi插座第①脚为十 13 V,第⑦脚为十12V(见说明书图十)。如果无问题,可用示波器按以下箭头顺序检查有无脉冲波形:达林顿驱动管集电极→达林顿驱动管基极→与非门4081输出端→脉冲分配器4013输出端及输入端→分频器4024输出端和输入端→多谐振荡器4069输出端。作以上检查时,“扫描启停”开关需置“启”位。检查到哪一级无脉冲,可能性较大的是集成电路或有关元件损坏,可换上同型号的器件一试。
现象2:不报警
原因:音响器不发声,多半是放大管3DG6D坏了
排除方法:当扫描到极限位置时,如果不报警,可先用万用表检查光电开关。挡片进入开口时,光电开关E极应为零电位。如果光电开关没损坏,那么用万用表检查与非门4011的⑤脚亦应是零电位,4011的④脚应是高电位。4011的第11 脚上应出现2HZ左右的脉冲信号。
4.
测光仪常见故障维修
现象1:电源电压异常
原因:接插件接触不良,断线,使系统工作异常
排除方法:按电路逐一检查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各占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常见接插件松动使传输电压异常,应注意维护接插件。若低压电源损坏,应及时更换同类型电源,注意接线要正确无误。
现象2:光电流放大器故障
原因:接插件松动,运放供电异常,使运放输出为 0或越限(显示高位为 l,其余不显示)。
排除方法:检查LF444第4脚及第11脚电源电压是否提供。若LF444损坏,可使输出电压不正常,检测时,可使输入Vs对地短路输出数字显示应接近0,改变Vs输入值(不同光强照射),若测量LF444第7脚或第1脚输出为0或超过±11V,可能运放损坏,应更换LF444。
[注意]:集成块半圆缺口端对应插座半圆缺口标志瑞,若管脚插错易使运放烧坏。
朱玲
椭偏仪
1.
激光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始闪烁
原因:因为激光的稳定性问题
排除方法:应关闭电源,冷却一段时间再打开即可。
2.
不能消光
原因:1/4波片没有调到45度角
排除方法:检查1/4波片装配的初始位置是否正确,是否调到45度角。
3.
当起偏器与检偏器垂直放置时,没有达到消光现象。
原因:时间长,老化现象。
排除方法:应考虑更换其中之一部件。
4.
测量后,结果错误。
原因:被检验的膜搞反。
排除方法:一定要使用镀膜反射面,在仪器中靠外面的是镀膜面。
5.
在观察现场中有时会出现两个点。
原因:由于膜的前、后反射的原因。
排除方法:对其中较宽的进行消光。
偏振光实验
一、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半导体激光器不亮。
原因:(1)激光电源工作不正常。
(2)激光头的三根导线可能出现断路。
(3)激光头出现故障。
排除方法:(1)检查电源的变压器及相应元件,依次对降压、整流、滤波进行检查,查出损坏元
件并更换。
(2)焊牢接线,注意导线颜色,不能接错。
(3)擦拭出光面,检测电流,更换激光头。
2.
现象:激光点不在光轴中央。
原因:激光头装配位置不在光管的中央轴线上。
排除方法:调节激光头的紧固螺丝,仔细调整、观察,使用小孔光栏进行准直后固定。
3.
现象:偏振片正交时光路不消光。
原因:(1)偏振片老化,偏振度下降。
(2)读数盘的零刻度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不一致,有错位现象。
排除方法:(1)更换新的偏振片。
(2)校准读数盘的零刻度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一致。
4.
现象:检流计数码显示窗口数字显示不完整(缺笔)。
原因:数码显示驱动电路故障。
排除方法:检修数码显示驱动电路;若集成块烧毁需更换。
5.
现象:检流计数码显示窗口超出量程。
原因:(1)量程过小。
(2)衰减系数过小。
排除方法:(1)量程应依次从大到小。
(2)调节衰减旋钮,加大衰减系数。
6.
现象:检流计数码显示窗口没有电流显示或很小。
原因:(1)光电转换探头故障。
(2)输入连接断路。
(3)数码放大电路故障。
排除方法:(1)检修光电探头或更换。
(2)焊牢接线。
(3)检修放大电路使之正常或更换。
二、注意事项
1.
光电流放大器的最大光电流(×1档)是设定在两偏振器处于同一偏振方向。若光路中无偏振器(在光路中)将会溢出。
2.
注意光电流的放大倍率,若满偏,一定要改变倍率。
3.
切勿振动、碰撞棱镜。
4.
激光器、动臂和样品台一定要用水平泡调水平。
5.
激光光路一定需要与动臂水平。
6.
为便于测量,提供的样品为有机玻璃,请注意保护前表面,背面为粗糙表面,是为防止反射而设。
7.
调整样品的方位,使样品反射面中央部分恰好位于样品台的旋转中心上。当θ=0时,反射光应沿原入射光方向返回,不得偏离。
二、实验中仪器经常出现的问题
1.
连接接收器的连线的插头要注意保护,易发生扭断。
2.
激光头若损坏,不易更换,请注意保护。
3.
格兰棱镜很容易脱落,请注意紧固,若发生这种情况,要及时用胶水胶合。
4.
测量布儒斯特角时,若现象不明显,一定要检查光路是否与导轨平行,即反射光点一定回到出射光点处。
5.
调节平台下三个螺钉可使样品平面与光束垂直。
张 权
全息术实验
一、SX-1型He-Ne激光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不工作。
原因:
(1) 保险丝断。
(2) 变压器烧坏。
(3) 激光管没有与电源连接上。
排除方法:
(1) 换保险丝(0.75A)。
(2) 更换变压器。
(3) 将激光管的正负极插入电源相应的插座上,一定要插紧。
2. 现象:电源接通,激光管不出光。
原因:
(1) 激光管坏。
(2) 电位器烧。
排除方法:
(1) 更换激光管。
(2) 更换电位器。
3. 现象:电源接通,电流不稳定(直闪)。
原因:
(1) 电位器有问题。
(2) 内部线路接触不好或元件坏(如线路板插座断裂、电阻被烧等)。
排除方法:
(1) 更换电位器。
(2) 接触不好的地方,逐步检查排除,更换相应的元件。
二、拍摄要领:
1.
拍摄过程中防止震动:防止人为的震动和机械的震动。
2.
光强问题:全息光栅要求两束光的光强很匹配;三维全息的参光、物光的光强比约3:1。光强
可移动扩束镜前后的位置来弥补。
3.
全息光栅要求两束光的光路对称;两束光的夹角小于40度(夹角的大小与干板的分辨率有关);干板的放置:干板的法线应与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合。
三维全息的物光应射到物体反射面最好的部位;干板应放在物体反射回来最佳的位
置;参光应射到干板上和物光完全重合,发生干涉。
4.
曝光时间控制在6—8秒,显影时,干板呈黑灰色,曝光时间与显影时间可以互补。
陈蝶萍
激光散斑的测量实验
一、计算机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现象:打开计算机,计算机发出报警声。
原因:
(1) 内存条或显卡松动。
(2) 系统部分文件残损。
排除方法:
(1) 打开主机盖,拔下内存条和显卡,用擦皮擦一下接口的地方,再用劲插上,同时将其它的插条也顺便检查一下。
(2) 补装部分系统文件,如不行,将C盘格式化,重装系统文件。
二、CCD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现象:CCD不工作。
原因:
(1)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CCD处于开机状态时,大范围移动了CCD,CCD受到震动,一时恢复不了平稳状态,采集不到像点。
(2) 计算机主机内的采集卡松动。
(3) 采集卡系统文件缺损,造成采集卡不能工作。
排除方法:
(1) 关闭CCD电源,关闭计算机,稍等几分钟再开。
(2) 打开计算机主机盖,将采集卡拔下,用擦皮擦一下接口处,再用劲插上。
(3) 重新安装采集卡系统文件。
[注意] 做实验时,光路摆好后才能打开CCD,不要将激光光束直接照在CCD表面上,同时也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白光灯下,做完实验应及时将盖子罩上。
三、CCD数据处理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用自相关函数程序计算出的散斑半径Sx、Sy数值相差太远。
原因:
光路不共轴。
排除方法:
学会调节共轴。先调激光器水平,激光束经反射镜直射CCD盖子上的十字叉中心;然后将透镜插入光路中,光束经透镜中央,以十字叉中心光斑为圆点扩束。
2. 现象:
(1) 用互相关函数程序计算出的散斑位移量△x为零,△y有很大位移量。
(2) 用互相关函数程序计算出的散斑位移量△x为一定数值,△y也有位移量。
原因:
(1) 磁性表座没有锁住;或千分头没有顶住调整架端面且实验桌有震动;或调图的次序错误。
(2) 在拍图片时,实验桌有震动。
排除方法:
(1) 光路调节好,一定要将所有的磁性表座全部锁住,防止震动;在旋千分头时,千分头要顶住调整架端面,并且按同一个方向旋转,避免螺距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如果是顺时针旋转千分头,在做互相关计算时,是后一幅图和前一幅图比较,如果是逆时针旋转千分头,是前一幅图和后一幅图比较。
(2) 每次位移毛玻璃后,不要走动,并不要碰及桌子。
朱玲
傅立叶光学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实验
一、HN1200型氦氖激光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1200型氦氖激光器无激光束发出。
原因:
(1) 激光管坏。
(2) 激光电源电压没有达到点燃激光管的阈值。
排除方法:
(1) 更换激光管。
(2) 慢慢旋转激光电源面板上的可调变压器,直至点燃激光管,并将电流调到最佳工作
状态,关机时不必旋转可调变压器到零,下次使用开机即可
。
2.
现象:电源打开预热后,激光功率不够大。
原因:
激光器前端面X轴,Y轴调节不合适。
排除方法:
用功率计监视,反复仔细调节前端面X轴、Y轴的调节钮,使功率最大。
3.
现象: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半年),激光器输出功率下降,旋动调节旋钮无效。
原因:
布儒斯特窗和反射镜片被污染。
排除方法:
用乙醚与酒精为1:1比例的混合液体,清洁布儒斯特窗和反射镜片(在激光器点燃出光状态下,使用功率计监视进行)。
注意:
(1) 电源输出高压的正负极切勿接错,否则会烧坏激光管
。
(2) 搬动时,取下正负高压引线,需要将电源输出两端放电,消除机内电容中的余电,防止触电。切勿碰激光器上的调节钮,以防谐振失调而不出光
。
一、傅立叶透镜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
现象:傅立叶透镜组套水平和俯仰微调失效。
原因:
(1) 长时间使这两个微调旋钮处于紧张状态。
(2) 使用透镜前揭开透镜端盖时,拿透镜的方法不对。
排除方法:
(1) 更换弹簧片。实验完后这两个微调应处于松弛状态,即俯仰及水平调节螺钉露出最少,这时铜顶尖内的弹簧和俯仰弹簧片处于相对松弛状态。
(2) 使用正确的拿透镜的方法:一手握透镜套,一手揭盖,这样不至于损坏俯仰弹簧片
。
2.
现象:透镜做出的实验效果差。
原因:
(1) 透镜表面的增透膜被划伤。
(2) 透镜维护的方法不当。
排除方法:
(1) 更换新透镜。
(2) 透镜一般不要清洗,必须清洗时,先用吹气球吹掉镜面的浮灰和尘粒,再用棉球沾少量洗液(根据空气湿度,乙醚与酒精按1:1比例),从中心向外顺时针方向清洗,清洗时棉球应滚动进行,目的使棉球与透镜接触面只能一次;实验完毕,应尽快放入干燥皿保存。
朱玲